文革时代的政治产物:79式轻型冲锋枪 作者:萨沙
萨沙对这款冲锋枪喜爱已久,只是这并非一种优秀的冲锋枪。在我国文革时期,任何事情也都和政治有关系。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政治环境下,一款莫名其妙的武器诞生了,这就是一款有深深政治烙印的野战丛林轻型冲锋枪,79式冲锋枪! 一份资料中写道:一般枪械的研制周期为5-7年,主要研制人员为4到10人,而79式冲锋枪的研制时间长达15年之久,参加研制的主要人员多达几十人。 从诞生开始,对于79冲锋枪的各种质疑声音就不绝于耳! 武装警察部队云南总队司令部训练处李兴洪参谋回忆:我第一次接触79式冲锋枪是在1984年,当时我在唐山市公安局防暴队当内勤。这年冬天,我赴石家庄市的河北省公安厅领取配发的催泪弹。当我在河北省武警总队门口看到哨兵胸挎79式冲锋枪时,心情非常激动。看惯了苏式轻武器的我,见到外型“别致”的新型冲锋枪,内心激动也是自然的。因当时除了56式、81式枪械,尚无新型冲锋枪问世。酷爱新枪的我当晚便找到装备79式冲锋枪的武警中队,凭着警察一家的情分,请武警将79式冲锋枪分解,观其构造。当枪分解完毕后,我失望极了,这哪里是什么新枪啊!整个一个56式冲锋枪的缩小版。接触了十几年56式冲锋枪的我,对其构造、原理、性能、特点都烂熟于心,好不容易看到一种新枪还是仿造。以前我们常常责怪国外有些轻武器专家说中国的枪一亮相,就能在国外找到原型,其实,仿造的枪,自己人一看也明白。
上图是法军的MAT-49冲锋枪,79式冲锋枪的外形是仿造这种冲锋枪。MAT-49冲锋枪性能不错,在法军中一直使用到70年代末,法国警方一直保留到现在。至于结构完全仿造AK47自动步枪,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,79式冲锋枪的外形和结构都是山寨的拼装!
优点: 1. 重量轻,长度短 该枪比解放军装备的所有冲锋枪都要轻,全枪含空弹夹重1.9千克,装上满弹夹也仅有2.11公斤,较54式冲锋枪减轻了1.4公斤,比64式微声冲锋枪也轻了1.3公斤,比AK47更是轻了3公斤以上。 该枪的体积较小,枪托折叠后全枪长度仅有470毫米,携带非常方便。 重量轻和长度短,让它非常适合作为一种轻型武器。在侦察兵手中,它的短小易于携带和隐蔽,重量轻便于侦察兵长时间作战。侦察兵因为任务需要,很多时候必须跋山涉水,钻洞游泳,背一把56式冲锋枪是很累人的,也不利于隐蔽自己。79冲锋枪,则可以弥补这一点! 重大案犯白宝山作案时,首先抢劫了一把56式半自动步枪。由于此枪不能折叠,长度又大,携带是非常难的。白宝山一次作案失败以后,带着长枪上了一面出租车,司机一眼就看出情况不对。虽白宝山谎称是打家具的木板,司机最后还是向警察报告了。 除了侦察兵以外,我国普通的公安干警在遭遇有较强火力歹徒,往往也需要较强的火力。在城市对付歹徒,使用穿透力极强的56式冲锋枪显然不可能。 白宝山手持81式步枪作案期间,多次误伤市民。也就是一枪打过去,或者跳弹或者击穿肉体后,又击中后面的其他人。 自然,白宝山是歹徒行凶,他误伤别人没有关系,警察则绝对不能这样。 相比起来,自然是使用手枪弹的79式冲锋枪威力小,不容易误伤。 79式冲锋枪重量很轻,长度又短,易于在城市中携带,更适合在狭窄的空间内使用。 著名的张君团伙首犯张君,就费尽心思想搞到一支79式冲锋枪。他们作为作案的歹徒,不能携带长枪,不然极容易被警方发现。这群歹徒又有多次和警方交火的经历,他们需要能够和警方匹敌的武器,那么79式冲锋枪自然是最好的选择。 79式冲锋枪一折叠,往大衣或者背包里面一放,根本就看不出来。 2000年8月,湖南常德突发惊天血案:3名蒙面劫匪持手枪抢劫运钞车,打死押车经警3人、出纳员2人,抢得79式冲锋枪两支、子弹20发。这个案子就是张君干的!在抢到79式冲锋枪后,张君爱不释手,竟用舌头舔遍整个枪身。 好在恶有恶报,他还没有来得及用冲锋枪做下一个案子,就被捉住了。
79式冲锋枪确实重量轻,体积小。上图的老爷子也轻松拿得动,因为重量才2公斤。而它经过折叠,完成可以放在手提箱里面。张子强作案时,就曾经搞到过79式冲锋枪。对于歹徒来说,79式冲锋枪是完美武器。
2. 精度较高 由于采用导气结构,79式冲锋枪的单发精度还是不错的。经过训练的军人或者警察,使用79式冲锋枪在射程100米、200米内,单发射击命中率较高。50米内单发射击精度,远远超过手枪。 我国武警狙击手,除了练习79式狙击枪以外,一般还要练习79式冲锋枪。在一些场景,狙击枪难于部署,而手枪对于25米外的头部大小目标,命中率很低。 很多时候,79式冲锋枪就充当了狙击枪这个角色。 比如北京警方神射手选拔赛,选手就需在规定时间内,完成79式微型冲锋枪、64式手枪的20米、15米、7米的站式、跪式射击等一连串动作。 2007年,上海杨柳青路武宁路一家肯德基里,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突然持刀劫持一名4岁女童。这个歹徒童建生精神可能有问题,但思维还是清楚的,他将孩子劫持到儿童游乐区。这个区域三面是墙,一面面对市内,狙击手根本无法发挥作用。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对峙,警方在劝告无果,人质被歹徒用力卡喉的情况下,由上海警方最优秀的狙击手开枪,将他击毙。狙击手和歹徒相聚15米,狙击手小何和和小顾没有使用狙击枪,也没有使用精确度较差的手枪,只在各自的79式冲锋枪中都只填装了1发子弹。 在纸箱子掩体后静静等待,随后用79式冲锋枪一枪将歹徒童建生爆头,人质成功获救。 事后采访狙击手,问他为什么使用79式冲锋枪。他回答的很明白:在这个距离,如果用手枪,即使最好的射手也没有把握可以必中歹徒头部(歹徒用孩子遮住自己身体,只有一部分头部露出来),而用79式冲锋枪则比较有把握,十拿九稳。因为毕竟冲锋枪的枪管较长,精度也高的多。
79 式的外形倒是还不错,比较秀气!79式冲锋枪配属警察,多当做单发射击的半自动步枪使用,所以普通的民警,巡警,甚至女警都会训练这种武器。
3. 火力较强 导气式让79式冲锋枪具有极高的射速,理论射速高达1000发/分钟。这样的高射速,让枪在极短时间内,就可以将弹夹里的20发子弹全部投射到目标上。 如果持枪者是训练有素,比较有经验的军人,会取得较好的战果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79式冲锋枪一定程度上适合侦察兵使用。侦察兵比较特殊,他们在敌后活动时,极少和敌人交战,非到万不得已不开枪。但侦察兵一旦开枪,就必须消灭敌人。如果消灭或者压制不了敌人,侦察兵一般就是九死一生。在很多丛林近距离作战中,谁先开火,谁的火力猛,往往就是胜利一方,这点79式冲锋枪倒是勉强合格。 在当年来说,我国没有这种轻型冲锋枪,侦查员都是背56式冲锋枪的。这种枪很重,不便于侦察兵长距离跋山涉水。反正当时轻型冲锋枪领域也是0,有枪总比没有枪要好。 这样来看,79式冲锋枪对于侦察兵来说,还是有一定作用的。 引用两个例子:中越战争中,在我境内有一哨所被越军占领。我军某侦察分队3名侦察员奉命将其拔掉并抓一“舌头”。3名侦察员配备79式冲锋枪和匕首执行任务。一天深夜,他们突然闯入哨所,一名侦察员用79式冲锋枪将室内4名越敌击毙,一名侦察员在室外作弧形扫射,击毙4名越敌并打断一名越敌的双腿,另一名侦察员上前用匕首直逼被打断腿的越敌,将其拖走,抓住了“舌头”。他们用了40秒钟完成任务,我方无一人伤亡。 另一个战例中,我军某侦察分队奉命在我边境某地潜 伏,越敌特工队同时也窜至该处埋伏,两军相距约20米,互相均未发现。经过三昼夜的潜伏,我军奉命转移,敌军也得令撤走。几乎在同一时刻,双方都发现了对 方。双方指挥人员同时下令射击,但我方的枪稍快一步,敌方顷刻全部毙命。我军在战后总结经验时说:“此次遭遇战的胜利,一是指挥员指挥果断,二是79式冲 锋枪平战转换性能好,出枪快,它起了决定胜负的主要作用。”
79式冲锋枪的单发精度还不错,使用51式7.62毫米手枪弹,威力也还凑合。当时的武警部队,大量装备这种冲锋枪!
缺点 1. 高发的故障率 对于冲锋枪来说,既然是近战武器,可靠性是极为重要的。比如著名的MP5冲锋枪、乌兹冲锋枪、贝雷塔冲锋枪,它们的可靠性都是无与伦比的。 而79式冲锋枪的故障率极高,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。 还是李兴洪参谋回忆: 在平远缉毒战役中为抓捕武装毒贩马慈林,武警云南总队三支队二中队副中队长庞如宝同志、云南省马关县公安局民警苏太德同志、云南省砚山县公安局民警高文亮同志光荣牺牲。两名同志的牺牲都与79式冲锋枪的故障有关。抓捕马慈林的小分队由三支队二中队10名战士和马关县公安局5名民警组成,苏太德任队长,庞如宝任副队长,17个人中多数使用79式冲锋枪。武装毒贩马慈林使用56式自动步枪。马匪当过兵,自恃弹药充足,依托马家的三层楼房进行顽抗。小分队靠火力交替掩护突破了马家两道院墙,冲入楼内,其间多支79式冲锋枪都猛烈射击,这为后来的两次故障,一次弹尽埋下了隐患。苏太德在战斗打响后,一直冲在前边,当战友董云亮负伤后,苏太德用79式冲锋枪以猛烈的火力进行掩护。战友救出来了,他却因79式冲锋枪射速太高,耗尽了5个弹夹内的枪弹,当他从战友身上抓起第3枚手榴弹投向马匪时,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他的头部……高文亮在激战中发现战友罗杰的79式冲锋枪卡壳了,他大声喊:“罗杰,我来掩护你,快撤!”就在罗杰跳出窗外的瞬间,高文亮被藏在暗处的马匪击中,倒在血泊了之中。 李兴洪参谋回忆又回忆:对于79式冲锋枪的缺陷我们中队在平远缉毒战役之前就有认识。战前我在三支队特勤中队当战士,我中队接到抓捕武装毒犯马明的任务后,便在废弃的民房中进行实弹演习,演习前,抓捕小分队的官兵都配发了79式冲锋枪。可刚进入推演,几个点射下来,一支79式冲锋枪的活塞就被打飞,活塞飞入山沟的灌木丛中找不着了。我们中队长石伟章同志(现任武警玉溪支队支队长)是一位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军人,他敏锐地意识到79式冲锋枪的缺陷在实战中将会给参战官兵造成重大危害,于是果断地命令小分队成员全部改用可靠性强的81式自动步枪,将故障频发的79式冲锋枪锁进了仓库。 实战证明,我们中队长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。在抓捕马明的战斗中,我们使用射速700发/分的81式自动步枪,看准目标适时射击,采取的战术也很得当。马明躲进楼内后,我们不见马匪不开枪,同时投掷催泪弹,几分钟就迫使其翻墙逃跑,当马匪暴露在野外后,防暴班长王德云用81式自动步枪一个点射将其送入地狱。而我抓捕小分队无一伤亡。 79式冲锋枪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故障,完全是设计上的问题。 79式冲锋枪内部结构完全仿造AK47,而AK47是世界上可靠性最好的步枪。原因并不在于AK47,而在于AK47是体积大的多的自动步枪,79式冲锋枪却是小的多的轻型冲锋枪,性能自然会有很大差异。 实事求是来说,如果79式冲锋枪仅仅是简单的缩小,还并不会有如此多的故障。苏联著名的AK74U短突击步枪,也就是AK74的缩小版本。实战证明,AK74U短突击步枪的可靠性很好。该枪体积、重量如冲锋枪,使用5.45毫米尖头小口径步枪弹,导气孔严格仿AK47设计在枪管膛压曲线的低压区,依然保持着AK47步枪600发/分的适中射速的优秀性能。 这一切的关键在于,中国人自己的改动。当时是文革时期,79式冲锋枪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冲锋枪,政治任务压在头上,也不能完全仿造敌人苏修,必须有所改变。 如果完全仿造,那么就有崇拜苏联修正主义之嫌。在当时,那就要批斗、抄家、甚至入狱。所以,哪怕明知道苏制设计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成熟设计,79式冲锋枪也要故意和它不同。 79式冲锋枪采用枪机回转式开、闭锁方式,为发生严重的卡壳、卡弹故障埋下了可怕的隐患。冲锋枪采用的并非是56式冲锋枪那种尖头自动步枪弹,而是钝头51式手枪弹。这种手枪弹在中国已经使用了多年,由于军工厂加工技术不一,导致子弹的底缘厚度普遍不均,会有细微的差距。自然,这对于85式冲锋枪这类自由枪机式惯性闭锁的冲锋枪来说,根本不算什么。弹壳可在火药燃烧气作用下自动退出弹膛、自动抛壳。 对79式冲锋枪这种采用独特的导气式武器,拉壳、抛壳却颇为困难,由于拉壳钩抱不紧弹壳底缘,致使在高加速度开锁、后坐撞击震动过程中,易将弹壳震掉,产生卡壳故障。至于卡弹故障,则是由于79式冲锋枪采用机头前端回转闭锁结构,机头闭锁齿回转占据了枪管尾端后面的一大部分空间,迫使弹夹位置向下、向后,枪弹的钝头入膛需要走一段距离。 距离一长,问题就多多,子弹很容易在半路上被卡住。 解决这个的问题也不复杂,采用56式冲锋枪使用尖头弹即可。 苏联AK74U短突击步枪在AK74自动步枪基础上,缩小体积后坚持采用尖头步枪弹,就是避免这个问题。 可惜当时要求79式冲锋枪全重必须在2公斤以下,依靠当时的中国落后的技术、材料难以减重,只得采用钝头手枪弹。 总之,频繁的卡壳卡弹,完全是设计问题,早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可以预计到。除此以外,最大的故障就是单打连。也就是打单发,打出了连发。 由于79式冲锋枪射速高,装弹量小,有经验的射手一般都是单发射击。 没想到的是,该枪又极易发生保险定在单发,而打出连发的情况。这种单打连状况如果发生在容弹量高的枪上,比如30发的AK47,也许影响还不大。可该79式冲锋枪的弹容量仅仅20发,一个“单打连”就会耗去大半,让射手没有弹药了,这在实战中又是致命的。
1000发/分钟的高射速,扣住扳机1.2秒就可以射光20发弹夹。老萨看过79式在靶场的射击,一个小伙子装满了弹夹,一个零点几秒的连射,一个单发射击,就不打了。老萨还以为他不愿意打了,后来看他退出空弹夹,才知道居然已经打光了。冲锋枪是要求高射速,但即使是二战射速最惊人的波波沙冲锋枪,也不过900发/分钟。要知道,波波沙可以使用71发大弹鼓的。解放军的一些部队,仍然装备79式冲锋枪,比如骑兵。但目前79式基本都装备武警和警察。
2.过高的射速和过小的装弹量 79式冲锋枪的射速高达1000发/分钟,这是全世界射速最高的冲锋枪,而它的装弹量只有20发。 如果全自动射击,只要1.2秒钟就能打光一个20发弹匣。大家可以想想看,1.2秒是什么概念,普通人根本来不及反应,子弹就打光了。 而一般射手最多只携带5个弹匣,这区区100发子弹很容易就打光。 换句话说,如此高的射速,即使不连射,20发子弹几个点射就会全部打完。而军警在实战中一般会比较紧张,本能会扣动扳机不放,那么区区20发子弹2、3秒钟也就打掉了。此时冲锋枪手要么换弹夹,要么只能撤退。 由于射速太快,往往冲锋枪在探身射击的一瞬间,子弹已经没有了,下面只能被动挨打。 除此以外,枪在全自动和三连发射击时候的精度也很难把握,说到底,这还是设计原因。 为了控制连发上跳,枪托和枪管必须在同一条轴线,比如M16系列。这样也有一个缺陷:瞄准具偏高,射手头部暴露面积比较大。 中国枪械一直比较强调降低射手头部高度,增强隐蔽性,所以新冲锋枪枪托有所降低,和枪管不在一条轴线上。这样射击以后后座有一个很明显的翻转力矩,加之枪重太轻,只有1.9千克,射速 1000/分钟,枪口跳动剧烈,连发基本上无法控制,三连发也需要一定的射击经验才好控制。 实战中,由于射速太快,在连发时对射手要求很高。没有经过完善训练的军警,在连发射击中,根本不能有效地命中目标。 1998年9月19日凌晨,云南省镇康县公安局禁毒大队3名民警在中缅边境的丛林地带与3名武装毒贩遭遇,双方展开射击后,民警携带的两支79式冲锋枪一支卡壳,另一支因射速过高,几个点射就打光了携带的子弹。此时一名毒贩欲投手榴弹,3名民警靠着不怕牺牲的精神,一起抓起地上的石块砸向毒犯,将其砸得昏死过去才没挨炸。可见79式“丛林冲锋枪”在丛林战中,也存在问题。 2004年8月30日,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公安局禁毒大队三名民警,携带64式手枪两支,79式冲锋枪一支,到茶马古道上的“黑山门”抓捕两名武装毒贩。抓捕行动开始后,毒贩王江伟持54式手枪突然开枪,禁毒大队副大队长吴光林头部中弹,不幸牺牲。持79式冲锋枪的民警虽立即开枪还击,却射速过快,在击伤一名毒贩后枪弹瞬间耗尽。在毒贩两支54式手枪的火力攻击下,致使中队长陈志云又中弹负伤,两名毒贩逃跑。凤庆县公安局组织大批警察、武警追捕,经过八天围追堵截,终 在群众举报的帮助下抓获一名毒贩,击毙另一名负隅顽抗的毒贩。 射速如此之快,其实也是因为所谓“自我创新”的改动。 79式冲锋枪仿造AK47,而天才的卡拉什尼科夫经过长年的研究,将AK47的导气孔开在距离弹膛比较远,距离枪口比较近的枪管内,这样进入活塞气室的气压比较低,由此带来射速比较低的优点。使用大威力,装弹1.6克的自动步枪子弹,也只有每分钟600发,射手容易控制,射击精度较好。 而中国设计者明明知道AK47才是最完美的设计,却仅仅因为所谓中国自产冲锋枪必须和苏联的不同,进行了自己的改动。 于是,中国设计师煞费苦心的将导气孔在原来AK47枪管上的位置,作了很大改动,这可谓20世纪最愚蠢的改动。 这一改,并没有获得任何好处,却把AK47最大的优势,也就是可靠性改没有了。 79式冲锋枪把导气孔开在距离弹膛比较近,距离枪口比较远的枪管内,这样进入活塞气室的气压非常高,由此带来射速很高,高达每分钟1000发。 79式冲锋枪为愚蠢的所谓创新,导致理论射速甚至超过了二战期间射速第一的德军MG42通用机枪(1400发/分钟)。 MG42通用机枪毕竟是重量大,结构坚固的机枪,采用弹鼓也有75发装弹以能够承受得了这么高的射速。 79式冲锋枪则完全不可能承担,一开枪就要散架。退一万步说,就算枪能够承受,也没有一个射手能够有效操作这把枪。恐怕一开枪,射手的手臂就被弹飞了! 中国设计师焦头难额用,无奈之下,只得使用装药仅为0.6克的手枪弹,又采取了活塞与枪机分离、增加缓冲垫等措施(由缓冲垫座和橡胶垫组成,吸收自动机多余的后坐能量,起到缓冲后坐的作用),射速仍高达1000发/分。
图片:卡拉什尼科夫使用79式射击!其实卡拉什尼科夫一定对79式冲锋枪很不满意!至于为什么不采用30发直弹夹供弹,主要是子弹多了,供弹不可靠!四人帮搞到79式冲锋枪以后,还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,事实证明效果不佳!
军方无奈,实际上逐步将79式冲锋枪退出了军界,改为装备武警和警察。对于一线官兵所需要的轻型冲锋枪,解放军则又花费了5年时间,开发出了85式轻型冲锋枪。85式轻型冲锋枪除了样式极为丑陋以外,各方面性能都远在79式冲锋枪之上,直到今天也在解放军内服役。 现在85式轻型冲锋枪主要装备解放军野战部队,85式微声冲锋枪装备侦察兵和特种部队。装备武警和警察后,79式冲锋枪又了露怯!它在武警的服役的成绩也不敢恭维!1992年平远街缉毒战,说明79式冲锋枪应付不了装备自动武器的武装歹徒。79式冲锋枪又逐步交给警察使用。显然,在今天的中国,持强大火力的武装歹徒很少的,79式冲锋枪在警察手中还是不错的 |